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中國史凝結的精神
李捷
1950年夏,淮河流域發生了特大洪澇災害,毛澤東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首期治淮工程趕在1951年洪水到來之前完成,初步發揮了抗洪和灌溉的功能,淮河流域農業獲得空前豐收。圖為參加治淮工程勞動的民工在安徽潤河集蓄洪分水閘工地施工。
新中國史凝結的革命精神,有兩個重要的考察維度:一是新中國史革命精神的“源”,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延展,是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弘揚;二是新中國史革命精神的“流”,它是在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圍繞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初心使命,圍繞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偉大實踐和偉大創造,黨和人民砥礪奮斗生成的精神豐碑的延續,是中國共產黨構筑的精神譜系的賡續,并鑄就了新的輝煌。
中華民族四個“偉大精神”在新中國史中的凝結
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偉大實踐的凝結。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時,概括出四種偉大的精神: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些精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進一步得以發揚光大。
像“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就是偉大創造精神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傳承和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中深情地說:“‘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在陜北梁家河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激動。當年,你們發憤圖強、埋頭苦干,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勛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彼笄邢M麖V大航天工作者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創造更多中國奇跡。
20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黨組織帶領人民群眾在陡峭的太行山上,用最簡陋的開鑿工具,以“愚公移山”的頑強毅力,興建起“人工天河”——紅旗渠,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類似的奮斗精神,在新中國史上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像鐵人精神、“兩路”精神、屯墾精神、老西藏精神等,都是偉大奮斗精神在新中國歷史上的傳承和弘揚。
偉大團結精神在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著無窮的力量,成為創造災后重建奇跡、抗擊疫情奇跡的無窮動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撓的意志力,是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嚯y考驗了中國人民,也鍛煉了中國人民。正是因為中國人民經千難而前仆后繼,歷萬險而鍥而不舍,我們才能在列強侵略時頑強抗爭,在山河破碎時浴血奮戰,在一窮二白時發憤圖強,在時代發展時與時俱進,中華民族才能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
偉大夢想精神,在新時代表現得尤為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總結概括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后,這一響亮的口號就成為新時代最強音,凝聚起國內各民族、各階層和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及海外華人的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奇跡正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涌現。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p>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之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是中華民族現代精神,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求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勇氣表征,是中國老一輩革命家創立中國共產黨的信念凝結。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現代政治精神,是開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進程的思想指引,是構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不竭源泉。偉大建黨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又把中華民族精神推向了新的時代高峰。
理解偉大建黨精神時,需要關注兩個時間節點。第一個時間節點是“一百年前”。偉大建黨精神的32個字告訴我們,建黨精神是在創建中國共產黨的過程中就形成了的。中國共產黨有一個很重要的政治優勢,即在矗立起一座座歷史豐碑的同時矗立起一座座精神豐碑。這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我們黨以弱勝強、從小到大,成為世界上最大政黨的精神之源。第二個時間節點是“一百年來”,即從100年前一直延續到今天,而且會延續到未來的動態進程。這個動態進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這里面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構建起精神譜系,一直貫穿到新時代,比如“七一勛章”的頒授,每一位獲得者背后都是一座歷史的精神豐碑,也是一座新時代的精神豐碑,從今天延續到未來;二是錘煉了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政治品格。這樣,我們的理解就能夠立體化,概括出我們的精神之源、精神譜系、精神傳統以及我們黨的政治品格和政治優勢。
新中國史中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鑄就
中國共產黨不僅矗立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業績豐碑,還矗立起弘揚民族精神、鑄造革命文化的精神豐碑。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精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黨中央批準了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百年黨史的四個歷史階段,形成了不同時代特征的偉大精神,主要包括46種精神:有偉大建黨精神,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張思德精神;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王杰精神;有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時期的改革開放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有新時代的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絲路精神。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數革命先烈鍛造了偉大的革命精神,構筑了中國共產黨人第一個歷史階段的精神譜系,極大地弘揚和豐富了中華民族精神,激勵著中國人民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再創輝煌、再立新功。
新中國史中所形成的偉大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第一階段革命精神譜系的延伸和發展,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偉大飛躍的精神支柱。
新中國成立之初,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揭開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新的篇章,打出了軍威、國威,為新中國建設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新中國成立后,大批海外學子義無反顧地踏上歸國之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終于打破美蘇等核大國的封鎖壟斷,研制成功“兩彈一星”,使新中國在世界上真正有了大國地位、大國尊嚴。在這期間鑄就了偉大的“兩彈一星”精神、中國航天精神。在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年代,涌現了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鐵人精神等,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向貧窮宣戰、向落后宣戰的英雄氣概。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新的一頁。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潮中,在創造發展奇跡的同時,鑄就了偉大的改革開放時代精神,形成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他們身后矗立起一個又一個的精神豐碑。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先后總結概括出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塞罕壩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迎來強起來的新發展階段矗立起新的精神豐碑。
新時代新階段新征程,呼喚著不斷創造新的偉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發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要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我們要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中國共產黨精神血脈,始終保持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作者為中國史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