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貢市富順縣:引聚百名博士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自貢市富順縣作為全省30個省級人才工作先行區建設區縣之一,搶抓先行先試發展機遇,項目化推動與高校和科新寫稿研院所合作,探索實施“新時代百名博士進富順”活動,通過剛性掛職與柔性引智相結合,選派近百名博士(專家)到縣擔任發展顧問、聯系指導產業、開展項目合作等,在人才服務產業轉型中引進“最強大腦”,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聚焦雙向需求引智,確保專業能對口
建立地方與高校院所雙研究、組織部門和博士工作站雙負責、用人單位和派員單位雙參與、發展需求和選派人選雙比對的“四雙”機制,“點對點”面向農業農村、文化旅游、科技經信等8個重點行業部門征集人才需求,結合20個鄉鎮(街道)片區劃分和發展定位,加強與四川輕化工大學等10余所高校院所對接,精準結合博士(專家)專業背景、研究方向和個人意愿等,為36名博士、60名行業專家“量身定制”崗位。
強化服務保障,確保人才能沉下
“一事一議”制定專項實施方案,出臺系列配套措施,壓實組織部門、派員單位、接收單位和博士(專家)多方責任,細化明確派員方式、重點任務、選派期限、考核評價等具體事項。對博士(專家)承接項目實行“保姆式”跟蹤服務,落實項目獎補、到村工作經費,并將項目所在地作為博士(專家)團隊科技研發和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加大以才聚才,匯聚各方面優秀人才扎根基層一線、生產一線。
搭建創新平臺,確保成果能轉化
項目化推動成果轉化,探索“人才項目+集體經濟+企業轉化”合作模式,重點圍繞化工新材料、機械制造、現代農業等領域,共建國家(?。┘墑撔缕脚_18個、博士工作站(專家大院)4個,聯合開展省級科技項目攻關4個、申報專利12項,推動人才項目就地孵化、成果就近轉化。實體化新建創新平臺,新組建富順再生稻產業研究院、川南稻粱產業科創中心等科創平臺,打造50畝再生稻品質監測實驗基地、100畝新品種展示基地、1萬畝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和10萬畝訂單生產基地,核心區中稻+再生稻單產突破1100公斤,擦亮“再生稻之鄉”金字招牌。
?。ㄗ载暿形h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