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發展綜述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并指出其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新時代十年治蜀興川的宏偉實踐是我國邁步新征程的生動縮影,也是新時代十年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有力印證。為此,我室組織力量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發展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供領導們參閱。
四川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策源地之一,是全國人口大省、經濟大省、科教大省、資源大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戰略在此交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重視四川工作,多次來川視察指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四川改革發展量身定做了“定盤星”,為做好新時代四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勠力把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轉化為治蜀興川的生動實踐,堅決推動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地落實,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引領,對內推動“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對外推動“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堅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馳而不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治蜀興川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
一、高舉旗幟,牢記囑托,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高度重視,對四川人民親切關懷,多次到四川視察指導或參加有關活動,多次就四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黨的十九大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四川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總書記對四川的深切關懷轉化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把總書記為四川擘畫的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成美好現實。
?。ㄒ唬┩苿恿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省委立即進行傳達學習,出臺《關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總體安排》,印發《關于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兩次開展集體學習,全省分層分類開展宣講和黨員干部培訓,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的決定》。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召開為節點,分兩個階段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作出《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決定》,引導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會《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精神和“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ǘ┐_保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實。堅持把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作為治蜀興川事業發展最根本的工作遵循??倳浢看伟l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常委會都及時傳達學習,每年舉辦省級領導干部和市廳級主要負責同志讀書班集中學習,引領帶動全省上下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特別是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決定》,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梳理成新時代治蜀興川的歷史方位、總體要求、第一要務、根本動力、開放格局、重中之重、價值取向、生態重任、法治保障、政治保證十個方面,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每個方面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一項一項作出安排部署。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第二部分《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再次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22年6月總書記再次視察四川作出重要指示后,省委持續深化對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領會把握,及時召開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迅速傳達學習,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研討,制定學習貫徹《意見》《總體安排》《分工方案》,召開系列會議作出安排部署,堅決推動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因地制宜,務實高效,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堅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總體質量顯著提高,綜合實力實現躍升。到2021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達5.38萬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從2012年的4.4%提高到4.7%;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7%。
?。ㄒ唬﹦撔买寗影l展邁出堅實步伐。省委十屆三次全會提出全面實施包括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內的“三大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5年四川省獲批成為全國八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之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將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2025年建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推進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決定》。通過一系列舉措,四川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1年四川省區域綜合創新能力上升至全國第9位,位于全國第一方陣。
?。ǘ┈F代產業體系培育成效凸顯。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創新驅動,著力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引領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高端產業、新興產業、優勢產業梯次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了工業“5+1”、服務業“4+6”、農業“10+3”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了具有四川特色的產業轉型發展之路。2021年,五大現代產業增加值超萬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82.8%,營業收入達到4.9萬億;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2%;第一產業增加值由2011年的2854.6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5661.9億元,年均增長4.2%。
?。ㄈ┗A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著力推進以立體交通為重點的開放大通道建設,形成陸?;?、東西暢達、南北貫通的“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走廊和對外經濟走廊。10年來,四川綜合交通建設完成投資2.7萬億元,推動四川綜合立體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實現了從“蜀道通”到“蜀道暢”的歷史性轉變,總體進入建設交通強省、打造全國“交通極”的新階段?!案芍ЫY合、客貨并舉”的民用機場布局體系加快構建,全省民用運輸機場達16個、居全國第3,成都成為國內第3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5687公里,21個市(州)中已有19個通達鐵路、11個通高鐵。全省高鐵運營里程1391公里,公路網總里程39.9萬公里、居全國第1,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8727公里、居全國第3,普通國省干線和農村公路總里程分別為3.9萬公里、35.2萬公里,均居全國第1。干支直達航道網絡加快建設,航道總里程10881公里、居全國第4。
?。ㄋ模┛h域經濟底部基礎持續夯實。推出一系列舉措,著力夯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底部基礎,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總量實現跨越、能級整體提升,呈現出強縣引領、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截至2021年底,183個縣(市、區)中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有11個、500億至1000億元的有15個、超過200億元的有89個,為四川經濟穩居全國第六位作出重要貢獻。西昌市、簡陽市躋身全國百強縣,成都市龍泉驛區等10個區入選全國百強區,入選總數居全國第四位、西部第一位,37個縣(市)入圍中國西部百強縣,入圍總數繼續蟬聯西部第一,縣域經濟在全國競爭力明顯增強。
?。ㄎ澹┝Ⅲw全面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圍繞“突出南向、提升東向、深化西向、擴大北向”的戰略方針,持續推進“四向拓展、全域開放”,著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2021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9513.6億元、增長17.6%,規模居全國第8,外貿依存度提升至17.7%,全省進出口實績企業累計達6714家?,F有國家開放口岸1個、綜合保稅區6個、國家級高新區8個、國家級經開區10個、國際(地區)合作園區17個。西博會、科博會、農博會、??茣葧蛊放菩黠@擴大,全省13個展會通過國際展覽協會UFI認證,會展國際化水平穩居中西部第1。外國駐蓉領事機構達21個,數量居內地第3、中西部第1。與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合作關系,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系增至418對,數量居全國前列、中西部第1。
三、服務全局,勇于擔當,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引領區域協調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川發揮獨特優勢、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全局的重要指示精神,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探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推動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ㄒ唬┏捎宓貐^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自2020年1月,中央專題研究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來,省委嚴格落實黨中央的戰略意圖和部署要求,制定出臺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和行動方案,一大批基礎性、支撐性和引領性的川渝合作標志項目陸續落地建設。兩年多來,成都獲批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川渝兩地300余項服務事項實現異地通辦,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建設全面推進,160個重大項目落地實施,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總量達7.4萬億元,比2019年凈增1.1萬億元,經濟增長8.5%,增速領跑西部,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特征初步顯現。
?。ǘ┤谌胄聲r代西部大開發按下快進鍵。2019年中央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后,省委迅即傳達學習并于同年10月出臺《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實施意見》,提出中短期的主要目標任務,并提出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7個方面23條落實措施,形成重大政策對接落實、重大任務、重大項目三張清單。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要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推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結合起來,共同打造西部戰略樞紐。通過努力,四川開發開放步伐不斷加大,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生態安全屏障不斷筑牢,西部全面開發開放走在了全國前列。
?。ㄈ痖L江經濟帶建設上游責任。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后,省委第一時間召開常委會會議,明確建設長江經濟帶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省委十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逐一標注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截至2021年底,國家移交四川的71個問題已整改完成57個,省級累計自查問題482個、已整改完成428個。長江“十年禁漁”、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專項行動成效明顯,長江流域實現全部禁捕。一個更綠、更新、動力澎湃的四川長江經濟帶,正以嶄新的姿態騰飛。
?。ㄋ模┥罨浉郯拇鬄硡^合作跑出加速度。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開放合作的實施意見》,大力推行南向開放合作,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發達地區。先后舉辦“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一、二次會議”“川澳合作會議第一、二次會議”“川港澳合作周”系列活動,辦好2021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在通道建設、產業合作、科技創新、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等各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香港持續位列我省在川投資設立企業第一大境外資金來源地。
?。ㄎ澹┤谌牒头铡耙粠б宦贰苯ㄔO成果豐碩。省委、省政府制定《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實施方案》。從2015年起每年召開省“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推進暨領導小組會議,強化重點工作關鍵項目的推進落實。十年來,四川成功承辦中日韓領導人會議、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財富》全球論壇、金磚國家國際競爭大會等國際性活動,中國—歐洲中心成為國家級對歐合作重要載體。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5萬列,駐川領事機構增至21家。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連續舉辦18屆,為中國西部地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耙桓啥嘀?、五區協同”戰略部署深入實施。提出“多點多極”發展戰略,出臺《關于實施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的指導意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一定成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緊扣四川區域經濟板塊特征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問題,作出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戰略部署。五大片區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簽署49項跨區域或區域內合作協議,促進了各區域板塊競相發展。2021年成都都市圈經濟總量接近兩萬億元、占全省經濟總量的46.4%,7大區域中心城市經濟總量占全省34.8%、較10年前提高1.7個百分點,主干引領帶動、多支競相發展、干支協同聯動的生動局面加快形成。
四、轉變職能,匯聚力量,全面加強民主法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和全面依法治省,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制度基礎和法治保障,彰顯了中國式民主的巨大優勢和旺盛生命力。
?。ㄒ唬┤^程人民民主有效落實。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全過程民主”依法履職,不斷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保證人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省委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人大工作和建設的意見》,為進一步提升全省人大工作和建設水平指明方向和路徑。全省各級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黨的十八大以來,省政協委員共提交提案1.5萬余件,立案1.4萬余件,開展調研視察、專題協商活動1410余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8萬余篇。
?。ǘ蹏y一戰線持續鞏固發展。省委切實履行統戰工作主體責任,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不忘初心、維護核心、服務中心、凝聚人心,推動全省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制定出臺《四川省貫徹〈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實施細則》、實施方案,此后陸續制定頒布關于多黨合作、民族、宗教、涉藏、黨外知識分子、民營經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僑務工作、海外統戰工作等重要法規文件,全省統戰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斷提升,全省統一戰線呈現出團結、奮進、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引進海外高端人才3608人,促成簽約項目487個、簽約金額2302.25億元,持續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建立川港澳臺青少年交流基地23個。
?。ㄈ┓ㄖ嗡拇ㄆ桨菜拇ㄈ嫱七M。省委在全國率先成立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先后印發通過《四川省依法治省綱要》《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省的決定》,對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省進行了全面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共制定地方性法規89件,批準市(州)地方性法規187件,批準民族自治地方單行條例51件,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守法工作得到全面加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在推動平安四川建設方面,重點以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為著力點,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抓手,深化“大調解”工作體系,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積極完善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防控體系,社會治理基礎不斷夯實,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滿意度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方陣。
?。ㄋ模┏青l基層治理格局深刻重塑。針對鄉鎮和建制村設置“多、小、密、弱”的問題,四川全面推進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皟身椄母铩蓖瓿珊?,全省鄉鎮減幅達32.7%,建制村減幅達42.0%,村民小組減幅達40.4%,社區增幅達5.9%,實現了縣域經濟版圖的整體性重塑、城鄉融合格局的系統性再造、基層治理體系的結構性變革。此后,繼續將“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相結合,架構起全省縣域內“主干牽引、干支聯動”的“四梁八柱”。
?。ㄎ澹┟褡鍒F結進步創建深入實施。深入實施藏區“六項民生計劃”,彝區“十項扶貧工程”,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計劃,在甘孜州和涼山州實施“三年交通大會戰”,扎實推進彝家新寨、藏家新寨建設。省委先后制發《關于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四川省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方案》。2020年以來,四川首創實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工程,截至2021年底,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58個,省級示范區、示范單位700個,省級及以上示范區、示范單位實現全省21個市(州)全覆蓋。涼山、甘孜、阿壩三個民族自治州全部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
?。h政機關運行效能持續提升。全面完成省市縣機構改革工作。改革后,省級設置黨政機構比改革前減少1個,行政編制嚴格控制在核定的總量內,原由33個事業單位承擔的300余項行政職責全部回歸機關;21個市(州)共設置黨政機構比改革前減少118個;183個縣(市、區)設置黨政機構比改革前減少388個。同時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先后出臺《四川省政務服務條例》《四川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四川省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方案》等,行政效能和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五、創新機制,重點突破,推進新時代文化強省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堅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推動文化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在推進文化強省建設過程中邁出了堅實步伐。
?。ㄒ唬┲髁魉枷胼浾摬粩囔柟虊汛?。省委出臺《四川省貫徹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在此期間,精心組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動。全面建成1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不斷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ǘ┥鐣髁x核心價值觀充分踐行。省委印發《四川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意見》,大力實施核心價值觀建設“3554”工程,深入開展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三個層面”主題教育,著重抓好領導干部、公眾人物、青少年和先進模范“四大群體”,使核心價值觀成為貫穿治蜀興川各項事業的精神之魂。截至2021年底,全省10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稱號,40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3個城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21個城市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成287個全國文明單位,全省廣大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蔚然成風。
?。ㄈ┪幕聵I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文化產業為支撐,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努力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推出《索瑪花開》《十八洞村》等一大批優秀文藝作品,全省建成公共圖書館207個、文化館206個、博物館386個,非遺館、傳承所(點)623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4089個,城市“十五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基本形成。注重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著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制定《四川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四川省特色文化創意產品認定管理辦法》等,促進全省特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ㄋ模┪幕糜紊疃热诤细哔|量發展。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對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作出統籌謀劃和全面部署,加快建設旅游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先后出臺《建設文化強省中長期規劃綱要(2019—2025年)》《關于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意見》《關于開展天府旅游名縣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截至2021年底,重點培塑了“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品牌,精心打造“十大文旅精品”和“四大文旅走廊”,創建3批共計31個天府旅游名縣,不斷擦亮四川文旅金字招牌。
六、統籌協調,科學應對,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提升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持續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ㄒ唬┲卮笞匀粸暮Φ玫接行獙?。雅安蘆山4·20地震之后,探索走出了一條“中央統籌指導、地方作為主體、災區群眾廣泛參與”的災后恢復重建新路子。阿壩州九寨溝縣8·8地震發生后,恢復重建實現了“生態環境自然美麗、災害防治安全有效、旅游服務整體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災區成為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的典范。此外,四川還成功抗擊了“8·18”特大暴雨洪災、“11·22”康定地震、“6·1”蘆山地震、都江堰市中興鎮特大型高位山體滑坡、阿壩州茂縣疊溪鎮高位山體垮塌、涼山州木里縣森林火災等重大自然災害,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最快時間消除了災難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ǘ┟撠毠院袜l村振興接續推進。高度重視脫貧工作,尤其是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召開后,強調要下足“繡花”功夫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過持續奮戰,到2020年11月,四川161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共計6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在抓好脫貧攻堅的同時,及時抓好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先后制定印發《四川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美麗四川·宜居鄉村”推進方案(2018—2020年)》等,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ㄈ└咝Ыy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以超常舉措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在全省迅速鋪開,實現了用24天時間首個市(州)確診病例“清零”,用33天時間全省疫情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降為二級,用55天時間全省中高風險區全部轉為低風險區,并第一時間啟動復工復產和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此后,省委、省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常態化做好疫情精準防控,盡量減少疫情對人民生產生活的影響,確保了全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ㄋ模┟裆鐣聵I實現全面發展。全省教育投入連續12年正增長,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優化,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逐步提高。持續保障衛生健康財政支出平穩增長,進一步豐富全省醫療資源,全省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從2012年的75.22歲提高到2021年的77.95歲。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2021年全省就業人員總數4727萬人,較2016年增加70萬人。堅持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方針,持續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社保覆蓋面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七、立足長遠,狠抓當前,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一定要把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寫好”等重要要求,扛起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政治責任,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切實筑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戰略屏障。
?。ㄒ唬┨歼_峰碳中和有力有序推進。始終將“雙碳”目標與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有機結合起來,制定出臺《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深入實施碳達峰行動,統籌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建立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走出一條服務國家戰略全局、支撐四川未來發展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十年來,四川“雙碳”工作成果豐碩,全省水電裝機容量、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天然氣(頁巖氣)產量,居全國第1。四川成為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綠色發展實現有序推進。
?。ǘ┥鷳B環境保護修復持續用力。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堅持系統觀念、長短結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突出生態保護與修復。截至2021年底,四川建成高標準農田36.4萬畝、新增耕地面積3.2萬畝、生態修復面積達3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0.23%,完成礦山復綠369公頃、水土流失綜合治理1萬多公頃、河湖水系連通建設39.3千米。全面“清零”長江干支流沿岸10公里范圍內歷史遺留礦山,累計修復面積達5856公頃,著力解決了環境修復問題。
?。ㄈ┪廴痉乐喂詰鹑〉脹Q定性成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驅動、環保為民,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的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統籌協調工作機制。首次出臺為單獨流域立法以推進污染治理的條例——《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另外,在全省開展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三大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整治,截至2021年底,全省PM2.5平均濃度31.8微克每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率89.5%;343個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325個,占94.8%;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四川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ㄋ模┈F代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健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不斷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先后編印《四川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要改革舉措實施規劃(2014—2020)》《四川省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方案》《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四川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近十年來,四川先后出臺關于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改革方案19個,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環境污染防治改革方面的方案23個,基本構建起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框架,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進一步筑牢。
八、多管齊下,全面從嚴,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堅定貫徹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徹底肅清周永康流毒影響和南充拉票賄選案惡劣影響,統籌推進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四川政治生態持續發生可喜變化,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了堅強的政治組織保證。
?。ㄒ唬┮咱`行“兩個維護”為重點的政治建設讓我們更加團結統一。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踐行“兩個維護”為重點,通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定《關于堅決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關于徹底肅清周永康流毒影響持續凈化四川政治生態的決定》等文件,切實把黨的政治建設各項要求落到實處。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政治紀律3903人。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會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ǘ┮詫W好黨的創新理論為重點的思想建設讓我們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堅定前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通過系列專題教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專題培訓等多種形式,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實里走,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刻骨銘心進頭腦”,有力形成了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生動局面。
?。ㄈ┮越◤婎I導干部隊伍為重點的組織建設讓執政隊伍更加堅強有力。緊緊圍繞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全面加強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召開全省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座談會,研究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優秀年輕干部人才遞進培養,使得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印發《進一步激勵全省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實施意見》,突出關鍵群體,分類施策,增強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截至 2021 年底,全省24 萬多個基層黨組織、510多萬名共產黨員活躍在改革發展穩定各條戰線,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在巴蜀大地處處彰顯。
?。ㄋ模┮约m治“四風”為重點的作風建設讓黨風政風民風為之一新。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實施細則》,集中開展正風肅紀“9+X”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堅守重要節點開展明察暗訪,聚焦重點領域開展檢查督查,通過點上的問題曝光查找面上的薄弱短板,接續推動作風建設走深走實。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開展5輪省級正風肅紀集中督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596個,全省共查處“四風”問題28955起、處分26958人,年均查處問題3217起、處分2995人,省本級通報曝光典型案件404起。全省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群眾滿意度指數攀升至86.94,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十連升”。
?。ㄎ澹┮詰拓澲胃癁橹攸c的紀律建設讓黨員干部隊伍更加純潔。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加強紀律建設和廉政文化建設,認真汲取周永康等人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深刻教訓,出臺《四川省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實施辦法》,對南充拉票賄選案進行了嚴肅認真的調查處理,印發《關于對黨員干部賭博行為處理的規定》,嚴肅處理黨員干部賭博行為,實施“帶病提拔”“賭博斂財”等問題專項整治。截至2021年底,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22.5萬余件,處分23.7萬余人,其中廳局級646人、縣處級8057人。全省立案查處紀檢監察干部638人。
?。┮砸酪幹吸h為重點的制度建設讓黨的各項建設更加有章可循。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意見(試行)》,制定出臺《關于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關于認真貫徹“三嚴三實”要求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意見》和《關于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決定》,出臺《嚴守政治紀律嚴明政治規矩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十項規定》,制定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的實施方案,出臺《〈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實施細則》等制度。十年來,四川黨內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執行力度不斷加大,確保了黨的各項建設沿著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方向推進。
十年奮進路,勇毅啟新程。面對新時代的奮進號角和再出發的壯闊航程,全川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正以新的趕考姿態,矢志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指引的方向接續奮斗,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著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奮力譜寫四川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