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d="cehv3"></source><blockquote id="cehv3"><track id="cehv3"><code id="cehv3"></code></track></blockquote>
    <blockquote id="cehv3"><wbr id="cehv3"></wbr></blockquote>
    <video id="cehv3"></video>
    1. <b id="cehv3"></b>
      四川黨史文獻網

      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門三英杰革命一家人

        羅國華 王正江

        彭山革命斗爭史始于1925年的農民運動,縱貫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整個過程,從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到解放戰爭,堅持斗爭長達24年。其間涌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尤其是以“一門三英杰、革命一家人”的郭祝三、郭祝霖、郭劍鳴為代表的英雄事跡和斗爭精神,對今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在新時代的人們,具有重大的教育和啟迪意義。

        郭祝三(又名郭家駒、郭慎文、化名周遠帆),彭山縣公義鄉人。1887年出生于一個殷實富戶之家。郭祝三參加革命斗爭從1925年農民運動起,1927年入黨,長期擔任彭山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對彭山革命斗爭發揮過重大作用,堅持斗爭一直到迎接解放。其間郭祝三大兒子郭劍鳴、大兒媳袁淑俊、三女郭劍英、小兒子郭崇虎也相繼參加革命。

        郭祝霖(郭祝三胞弟,又名郭家騶、郭仲純,化名郭志平,綽號瞎子、月亮、博士),1909年出生,192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國立成都高等師范院校,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與其兄郭祝三成為彭山籍最早的兩名地下黨員。1931年,郭祝霖由眉山調省委工作,并任團省委常委。1932年由省委派到三臺縣巡視工作。1933年6月底被捕入獄,1934年11月3日,被敵人用大刀斷尸于三臺城西門外牛頭山下,犧牲時年僅25歲。

        彭山早期十二名地下黨員中,絕大多數都是知識分子,且家庭多是殷實大戶,今天很多后人都不禁要問,他們為什么要走上革命的道路?這或許應該回溯到那風云激蕩的年代,從先輩們思索、成長或思想嬗變和火熱的斗爭實踐中去尋找答案。

        為國家民族命運和前途而思索——追求

        鴉片戰爭后,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反動軍閥持續混戰、中華民族危亡的災難進一步加深。

        如何解決國家和民族的危機,救亡圖存,是當時所有先進知識分子不得不思考、回答、解決的重大課題。身處四川彭山的郭祝三們,時代大課題也時常在他們腦海心間縈繞著,苦苦思索著。

        郭祝三少時勤奮好學,后考入眉山聯中,他為新學堂的新鮮自由的生活氣息所深深吸引。學習新文化,接受新思想,讓郭祝三十分開心和快樂,更加促進他熱愛科學,積極上進追求新生活。

        在求學期間,恰逢四川保路運動興起,眉山、彭山也罷市罷工罷課,成立了多支隊伍參加保路戰斗,郭祝三也回到家鄉,積極參與到為保路同志后勤服務的隊伍中。辛亥革命的爆發在郭祝三的內心引起了很大的振動,郭祝三時常在想,老百姓怎樣才能擺脫貧苦的生活?國家怎樣才能不受到欺凌?民族怎樣才能強大起來?“不消滅軍閥,不足以救國。但川省各派軍閥勢力強大。要怎樣才能將他們消滅,實現人民的平等自由。這是我在思考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因此把這一問題常常都在默念著,討論著!保ā豆H詡鳌罚

        席卷全國的“五四”運動、“五卅”運動革命的風暴也終于沖擊到了彭山,郭祝三們也經受了一場思想的洗禮,進一步思索救國救民之道,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也渴望投身革命實踐。1925年夏天,彭山發起組建彭山農民協會,郭祝三被推舉為縣農民協會組織委員并負責公義農民協會工作。在胞弟郭祝霖的協助下,以公義場高級小學為據點和活動場所,并在公義場川主宮興辦農民夜校,發動群眾參加農民協會。1925年底,公義農民協會會員達800多人。

        郭祝霖,192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立成都高等師范學校,這時吳玉章任該校校長,這樣郭祝霖眼界大開,進步很快,廣泛接觸進步師生,先進思潮和革命理論。

        面對民族國家處于災難深重和社會黑暗腐朽的現實,郭祝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赤誠的心靈里油然產生了救國救民的愿望!

        郭祝霖懇切地對同室學友李清玉(地下黨員)說:“我決心參加革命,不能再讀死書,教育不可能救國!辈⑾蚶钋逵癖硎,他很想參加共產黨。李清玉及時向黨小組和黨支部匯報了郭祝霖的情況。郭祝霖對彭山進步青年說:“認為讀書只為光宗耀祖改換門庭,是功利主義;只為認幾個字,能看書寫信,是鼠目寸光;為將來做官,學而優則仕,是孔門之見!恕瘧蟹较,方向不明就是書蛀。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是救國救民,救國救民才是方向、目的。目前帝國主義橫行,軍閥割據戰亂不已,貪官污吏彼彼皆是。因此,時代要求我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交流學習,增進友誼,共同前進,一齊向帝國主義開火,向軍閥和一切反動勢力開火,走蘇聯革命的道路,建設新中國!睆拇怂麄兊膴^斗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的,救國救民就成了他們的人生追求,滿腔的愛國熱情,救亡圖存,建設新中國匯入時代洪流。

        傳播馬克思主義——信仰

        從1926年起,彭山相繼成立多個進步團體,出版發行了多個進步刊物。

        從1924年底至1930年初,在革命浪潮的激勵下,彭山在眉山、成都、雅安等地求學的進步青年學生,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啟示和“五四”運動的影響,懷著救國的滿腔熱情,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紛紛返鄉建立進步團體,出版進步刊物,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反帝反封建運動,喚起人民的覺醒。

        彭山成為了川西南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核心區。

        成立“彭山新益學會”。時在成都高師求學的郭祝霖,1926年底發起邀約公義小學部分教師和成都、眉州讀書的返鄉學生十多人參加,于1927年初在公義小學成立“新益學會”并發表宣言。會員共四十多人,學會訂有章程,其宗旨是交流知識,增進友誼;明確讀書目的、探求救國救民之道。

        1928年暑假,郭祝霖從成都帶回一批革命理論刊物,在會員中傳閱,并發動會員深入農民協會,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同年寒假,學會積極支持公義場武裝抗捐斗爭,配合農民協會上街貼標語,散傳單,演話劇,向廣大民族宣傳革命思想。

        1929年5月,在公義組織了“晨曦社”,出版《晨曦半月刊》。倡導新文化,宣傳新思想,向廣大民眾宣傳“不信神、不信鬼、不信命運、自信自主,走蘇聯革命道路”等進步思想和革命主張。

        在彭山馬克思主義傳播和各種進步團體的革命活動中,郭祝霖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骨干作用。在學習、宣傳革命理論,尤其是學習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后,在思想上進一步深化了認識,并以所學理論運用于革命實踐。在地下黨上級的指導下,組織參加了農民夜校、武裝抗糧抗捐抗軍餉等活動和斗爭。1927年郭祝三、郭祝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其時,郭祝霖年僅18歲,郭祝三40歲,是彭山最早的兩名黨員,為彭山后來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不畏艱險,敢于犧牲——忠誠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會議(簡稱“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派出干部到全省各地傳達中央會議和臨時省委會議精神,抓緊黨的思想、組織和紀律整頓,清理恢復和建立黨的組織。

        1927年8月,彭山黨員已發展到12人。其時四川全省清理登記的黨員僅有300余人。

        1927年9月,經中共川西特委批準,彭山縣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彭山公義支部。郭祝三擔任支部書記。

        1928年春,彭山黨員已發展到38人。同年3月,經川西特委批準,建立中共彭山縣委員會,劉單如任縣委書記。

        1928年5月,縣委書記劉單如調離彭山,郭祝三繼任縣委書記。彭山革命斗爭有了黨的堅強領導,形勢發展很快。1927年冬成立了“青年互助社”,推舉郭祝霖為社長,大家有了自己的農民武裝組織。1930年彭山黨員已有61人,縣委下轄8個支部。

        上級指示彭山:“發動千千萬萬的農民舉行暴動,建立革命根據地,破倉分糧,打土豪、分田地,響亮提出‘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一切權力歸蘇維!目谔枴。

        1928年至1929年間,彭山縣委根據四川省委制定的《四川春荒暴動行動大綱》,領導農運開展抗捐抗暴斗爭如火如荼,此起彼伏。其中“武裝抗軍餉、武裝抗交免役費”,直接參加戰斗的多達1000余人,兩次斗爭都取得了勝利。

        1930年11月2日,中共彭山縣委在公義場舉行了震驚全川的農民武裝暴動,在彭山農民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11月2日一大早,農民武裝骨干在郭祝三家吃過早餐,向公義場進發。各鄉農民武裝1000余人從四面八方涌向公義場,聲勢浩大,場面壯觀,黨員骨干紛紛登臺演講,揭露、痛斥由于地方當局、軍閥、官吏、豪紳的罪行。號召農友們起來參加暴動,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美好社會。

        繼后,郭祝三帶領隊伍游行,高呼革命口號,沖擊了鄉公所,燒了糧簿子,沖擊了區長的醬園鋪、事長郭少文的茶鋪,帶領赤衛隊員捉拿欺壓農民的土豪劣紳。公義農民武裝暴動在全川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由于農民武裝力量太薄弱,武器裝備差,加上緊鄰成都中心城市,在幾路軍警的鎮壓和幾路土匪武裝襲擊下,暴動失敗了。在激戰中共產黨員洪文淵和赤衛隊員陳少卿、文吉武三人不幸犧牲,劉光盟、楊茂清被捕。

        公義農民暴動失敗后,郭祝三、郭祝霖、郭劍鳴等人來到仁壽嘉禾莊親戚家避禍。郭祝三在嘉禾莊以教書為掩護,與當地黨組織取得了聯系,繼續開展斗爭。郭祝霖由黨組織安排,隱蔽在青神、眉山縣等地開展地下斗爭,后調省上工作。

        1933年9月,因叛徒出賣,郭祝三被捕,關在仁壽看守所,后來一路轉押成都、華陽看守所,1936年初,又轉押重慶反省院。1936年獲釋。

        在獄中,郭祝三與敵人斗智斗勇,頑強不屈,保守黨的秘密,無限忠誠于黨和革命事業,沉著鎮靜應對反動派的審問,機智識破叛徒的誘供,云淡風輕鄙視“狗腿子”的恐嚇,理直氣壯地回答了共產黨人的革命追求,堅定不移地回擊了反動派的威逼利誘。

        1930年公義農民暴動失敗后,郭祝霖在黨組織的安排下,轉移隱蔽到青神、眉山等地開展地下工作,繼續宣傳、組織群眾,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積極籌劃青神西山暴動。

        1931年,白色恐怖嚴重,形勢十分嚴峻緊迫。郭祝霖由眉山調省委工作,并任團省委常委。

        1932年冬,郭祝霖由省委派到三臺縣巡視工作,并分管三臺中心縣委組織工作。

        1933年6月底,郭祝霖到三臺北區巡視工作,因裝束、形貌(高度近視)、外地口音,被當地團防盤查,當場被捕,押解到三臺縣府,半月后移送二十九軍衛戍司令部審理,郭祝霖巧為應對,沒有暴露身份,后又轉送三臺縣監獄。9月底,反動派在郭祝霖身上毫無所獲,準予“取保開釋”。但10月初叛徒黃澤(原三臺中心縣委組織委員)將三臺地方黨組織出賣,郭祝霖被送二十九軍剿赤軍青軍團關押。

        在獄中,他嚴厲斥責叛徒的誘降:“你們要作他們的鷹犬干反革命的勾當,要記住,革命定會勝利的……”

        嚴辭拒絕敵人的收買,敵人妄圖套取秘密,郭祝霖斬釘截鐵回答:“無可奉告!”郭祝霖在獄中監禁了一年零四個月,受盡酷刑折磨,仍然堅持革命立場,毫不動搖。

        1934年11月3日,敵人用大刀將郭祝霖斷頭于三臺城西門外牛頭山下,時年僅25歲。

        整個彭山革命斗爭過程中,前后共犧牲19人。郭祝三、郭祝霖們堅忍不拔,嚴守紀律,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懷著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的無比忠誠,堅定理想信念,不畏犧牲的高尚品德,正是革命英雄主義,自強不息的民族品質,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體現。

        前仆后繼,星火相傳——斗爭

        郭劍鳴系郭祝三長子,1926年考入眉山聯中讀書。

        1925年,郭祝霖和公義小學進步教師開始在公義開展革命思想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宣傳,使郭劍鳴深受啟發,深受教益,在他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1927年,隨著彭山革命形勢的發展,上級黨組織派劉單如到公義組建黨的組織,常住郭祝三家。郭劍鳴在劉單如悉心教導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了較系統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并深入群眾積極宣傳,開始了革命實踐。就在這一年,劉單如介紹郭劍鳴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9年,郭劍鳴經常協助張特新(縣委委員,負責宣傳工作)工作,幫助他刻鋼板、印宣傳單和一些進步報刊。這一年,經張特新介紹,縣委研究,從5月份起,郭劍鳴正式成為共產黨員,參加縣委的工作。

        1930年11月2日,郭劍鳴作為骨干積極參與公義農民武裝暴動,并帶領一支20多人的農暴隊伍,專門負責抓捕土豪劣紳。

        武裝暴動失敗后,郭劍鳴隨父親轉移到仁壽嘉禾莊繼續革命斗爭。

        1931年開春,郭祝霖突然回家把郭劍鳴帶到了成都,每天晚上安排一個革命同志同鋪相談,談信仰、講紀律、傳授地下斗爭經驗和策略,尤其是共產黨的使命和三不怕精神(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不怕審訊)深深根植于郭劍鳴心底。緊接著奉郭祝霖之命回嘉禾莊聯系上父親郭祝三,郭祝三指派郭劍鳴回家聯系黨員和骨干,繼續推進彭山地下斗爭。

        從1931年到1936年,彭山地下黨的工作由郭劍鳴負責,用上級老胡(馮希賢)的話說:“你們彭山的同志真不錯,在監獄里能經受敵人的酷刑,不動搖、不叛變,經受考驗,同志們都安全地保存了下來,黨組織也還存在,彭山的同志都是好樣的!

        1936年冬,郭祝三由重慶反省院釋放回家,1937年冬,由到彭山指導工作的肖長鎬回省上請示后,恢復了郭祝三的組織關系,并重新擔任了彭山地下黨的領導工作,從此,郭劍鳴又在父親郭祝三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1949年,為迎接解放,彭山成立了游擊隊,四個大隊,三個小隊,共750人,郭劍鳴任總指揮。

        “一門三英杰,革命一家人”。郭祝三、郭祝霖、郭劍鳴先后都成為彭山地下黨的領導人,對彭山二十四年地下斗爭發揮巨大的作用。在漫長的斗爭年月,郭家一家人前仆后繼,英勇斗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對彭山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彭山革命先輩們的紅色基因必將深植于這片熱土,彭山人民定會將彭山紅色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為建設富裕和諧美麗彭山作出應有的貢獻。

       。ㄗ髡邌挝唬好忌绞信砩絽^檔案館、區黨史和地方志編纂中心)

        本文參考書目:

       、佟吨袊伯a黨彭山縣歷史》

       、凇吨袊伯a黨三臺縣歷史》

       、邸吨袊伯a黨雙流縣歷史》

       、堋吨泄矘飞绞悬h史資料選編》

       、荨吨袊伯a黨眉山歷史》

      責任編輯:黨史文獻網
      两个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视频

      <source id="cehv3"></source><blockquote id="cehv3"><track id="cehv3"><code id="cehv3"></code></track></blockquote>
        <blockquote id="cehv3"><wbr id="cehv3"></wbr></blockquote>
        <video id="cehv3"></video>
        1. <b id="cehv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