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前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的窗口和橋梁作用
口述人:曾水蘭①整理人:戴忠東
改革開放初期,由于地理環境和交通條件的局限,四川相當閉塞,不要說是和國外發生經濟往來,就是同國內其他省區橫向經濟聯系都很少。1984年,在國內大氣候影響下,省委、省政府乘勢而為,堅持外引內聯方針,大膽走出去,引進來,敞開緊閉的天府大門,決定在廣東深圳設立四川省人民政府駐深圳辦事處(簡稱深圳辦事處)。
深圳辦事處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的一個辦事機構,也是代表四川形象窗口。他的主要職責是對外宣傳、搜集信息、招商引資、開展經濟技術合作。35年來,深圳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圍繞“支持企業,服務鄉親,促進川、深、港的經濟合作”這一工作主題,充分利用深圳毗鄰港澳地區的經濟優勢,突出做好招商引資信息工作、四川來深人員和在深川籍人士的接待,加強對四川在深企業的協調,為川、深兩地經濟合作和科技人才交流,牽線搭橋做了大量工作,有效的促進了兩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1985年初,我接到調令,到深圳辦事處擔任副主任(1993年前辦事處沒有主任)。在此前,四川省經濟技術協作辦有一個籌備組,按照當時我就任前省里給我交待的工作,辦事處主要有兩大任務:一是盡快抓緊深圳辦事處的籌建和開展工作;二是深圳四川大廈的建設工作。
在深圳辦事處工作的十多年里,完成了四川省政府交辦的任務,四川省經濟技術協作辦委托的工作(四川省經濟技術協作辦為深圳辦事處的上級代管單位),完成了深圳辦事處組建和組建后的職責工作,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繁重的接待任務,收集改革開放的信息,協助解決四川在深圳的幾百家企業、幾百萬務工人員的各種困難及問題,同時完成港澳川籍人士聯絡、聯誼工作。辦事處工作做得很有成效,得到了四川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的多次表彰。
下面我就辦事處的工作和四川大廈的建設兩個問題分開說明。
一、深圳辦事處是四川省設在深圳重要的改革開放窗口
深圳辦事處在籌建初期,人員有從原四川省外貿廳廣州辦事處調來的一位副主任朱昌榮,一名干部和一名工人;有一個深圳四川大廈建設籌建組,籌建組有離退休的老同志陳大良和李世雄兩位顧問,另外辦事處配有4名轉業軍人,加上我10人。當時辦公場所是租借的華新村四棟的8間房子。深圳辦事處組建后,考慮到接待、信息收集、內聯企業的協調管理等各項工作,且工作量大,又成立了深圳辦事處辦公室、信息處和業務處,人數由原來的10人逐漸增加到20人。由于工作量大,事情多,大部分人都是一人多職或兼職。比如,司機除了開車,還要承擔采購、搬運、導游、接待等工作,雖有原則分工,但都是那里需要就去那里,但主要工作有專人負責;I建工作雖然很艱難,但大家非常團結,工作熱情高、干勁大,沒有分彼此,也沒有八小時工作制,有事就辦,有任務就上,找事做,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工作開展很順利,互相密切配合,認真負責,組建的工作非常順利,時間短,效率很高。
深圳辦事處成立后開展了很多的工作,重點抓的工作很有成效:
。ㄒ唬﹫A滿完成繁重的接待任務
面向四川省領導、各廳局級領導及各地市州的領導接待任務(當時,多數地市州在深圳沒有設立辦事處或聯絡處),要解決領導們吃、住、行、調研參觀等各項問題。如涉及到參觀沙頭角中英街,還要專門到深圳市公安局辦理沙頭角邊防證(若沒有邊防證,還要到公安局幫助辦理臨時入關手續)。這些工作很具體,有很多困難,非常不易。這項工作主要是由辦公室負責完成,完成得很好。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來訪調研參觀,深圳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視,他們每次親自安排、親自接待。深圳辦事處也當成重要任務完成。
。ǘ┘皶r準確收集和發送改革開放各類信息,為輿論先導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信息收集是個頭等大事,重要工作。信息是一種思想說理的先導,既是虛的又是實的,它可以把兩地和外界各方面的情況進行溝通。深圳辦事處每天發1~2期簡報,上報四川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協作辦、各廳局及21個地市州,這些信息全都是準確的、有參考價值的信息。信息的主要來源:深圳市委、市政府、體改委發布的信息,新華社發的大內參,港澳報刊及各省市的重大信息。當時就靠電話采訪、走路采訪、騎單車采訪,有紙化交換傳遞的信息。信息主要內容是黨中央、各省與改革開放有關文件,領導講話、指示、批示。我們與海南的關系也很密切,因為海南是第一個國家級的改革開放特區。江蘇、浙江比較早實施各種形式的所有制經濟模式,私有制、承包制、合同制,而且中外合資的模式比較活躍(指資本、勞動力、生產資料),效果也很好,經驗也很多。廣東、福建、山東、江浙沿海各省,中央各部都特別重視,信息多,而且重要、及時、真實。這些都是我們重點收集信息的對象。我們采集的信息可信度極高(一般很少假信息,假新聞)。每天一期到兩期,每期5到10條信息。從1985年9月份開始,我們始終把信息工作作為辦事處重要任務,由專人負責。我親自抓這項主要任務,不斷開拓擴大交流渠道,建立各層次的信息網,信息交換渠道有兩百多家,做到精心篩選、及時準確。同時還加強調查研究提高信息質量,突出重點,有選擇、有針對性和重視社會效益。三年多,辦事處辦了三種信息刊物,共出了近300多期,刊登信息二千條以上,發行43000多份,有30%以上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省級和四川日報采用,被地、市、州報刊雜志采用,四川省政府辦公廳每年召開的信息會,我們都受到表彰并得到了獎狀。在全省外駐辦事機構中,深圳辦事處提供的信息最多、質量最好、時間最及時、采用率最多、利用價值最高,所以很受歡迎。在社會效益方面,例如,1987年我們得知深圳中華自行車公司需要協作配套的信息后,及時將信息通報給成都、重慶、綿陽有關企業,這些企業很快與深圳這家公司達成生產協議,進行合作配套生產。又如,1988年得知國外需要進口竹筷信息,我們及時通知成都、宜賓、瀘州外貿單位,與國外企業簽訂五年出口協議。再如,1985年得知外企要射釘槍和子彈,我們把信息反饋給企業,結果宜賓南山廠簽約出口一萬支射釘槍和配套子彈,每年賺外匯125萬美元。
我們的信息采集與招商引資緊密結合。比如,請臺灣、香港的種子專家到四川考察,到綿陽、樂山、自貢引進蔬菜、瓜果種子種植,后來這就成為正常的種子引進渠道。樂山的瓜農將種植成功后的第一批西瓜,專程送給了省政府工作人員品嘗,以感謝政府的幫助。又比如,我們把在港澳等地的川籍廠商請來深圳,組織聯誼活動,宣傳家鄉的投資環境政策,陪他們到成都、重慶、綿陽、樂山、宜賓等地市參觀考察,投資設廠,辦酒店、商場。又比如,收集在深圳市各部門、公司、企業的川籍人士信息,讓他們回家鄉投資,辦企業,其中就有一個紡織工業公司的張總,就在他老家仁壽投資500萬元建紡織工廠。
。ㄈ┘皶r完成深圳信息協會籌辦工作,建立后信息來源渠道多、時間快、準確性高,服務了各省辦事處
在1987年間,辦事處在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因工作的需要,為深圳市政府做了兩件有影響的事:
第一件事:受深圳市政府的委托,把各省31個駐深圳的辦事處聯絡起來,為深圳市政府提供了各省辦事處的地址、電話、負責人等信息,以便深圳市政府更好與各省辦事處溝通、聯系、協作,此項工作,深圳辦事處圓滿完成。深圳市政府還委托四川辦事處,牽頭籌備并成立第一屆深圳市信息協會,包括制定協會會員章程。成立初期,協會會議召開的日期、通知具體事項等,都由四川辦事處負責辦理。該協會的成立,影響和作用很大,效果很好。這個協會一直堅持到90年代,仍然發揮重要作用。后來,信息工作歸屬深圳市統計局。
第二件事:受深圳市政府委托,由我擔任組長,起草《深圳內聯企業若干政策的規定》(48條),深圳市有關部門參加、各省駐深圳辦事處主任參加的工作組,歷時半年,經多次修改、補充、完善,最后定稿,成文公布實施。該文件規范了各省駐深圳企業黨政工作關系、勞動力招調、企業稅收、原材料供給、地方保障性工作及產品銷售等事項,使各省駐深圳企業的行為,符合市場經濟的運作。
以上這兩件事,都讓我們辦事處擴大影響、增光添彩,四川駐深圳辦事處也由此名聲大作;同時,有力地推動辦事處各項工作的開展,為我們到深圳市政府、深圳市委辦事帶來了極大的通融方便。我們到深圳市政府辦事受到重視,市政府也給了我們很多優先便利,比如企事業單位人員赴港簽證、產品出口、辦理中英街參觀指標,我省在深企事業單位申請深圳戶口指標和接待等工作,都非常重視,并給予了優先和寬松,有求必應,積極促進了辦事處的工作,深入開展。
(四)協助政府抓好在深圳的四川的企業(含中央在川的企業,如鐵路、建筑等)的管理協調工作,幫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各種困難
在深圳的四川企業開始有100多家,迅速發展到三四百家,有建筑設計、施工,電子、商貿(主要是進出口貿易和建筑材料)、飲食等行業,餐飲是大頭,電子、絲綢公司也較多,他們把深圳辦事處當成娘家。在深圳的四川企業的作用發揮得很好,不僅起到了窗口作用,是對外宣傳的陣地,更重要的是,這些企業多數是出口型的企業,利用我省的原材料半成品,在深圳加工,然后出口創造外匯。如,絲綢是四川一大特產,產量大于江浙地區,四川省絲綢公司在深圳辦了外貿加工企業,如錦和興公司,綿陽、南充絲綢廠也都在深圳辦了出口加工基地,規模都比較大,南充辦的羽絨服裝加工的四海、金海羽絨公司,直到現在還在正常生產和出口。深圳是四川企業一條重要出口渠道(因為毗鄰港澳,資信發達,?战煌ǚ奖,以香港為口岸,聯系接單快,交貨、運輸快)。這些企業與辦事處關系非常密切,需要我們辦的事情很多,大到出口、小到上戶口、勞動招工、衛生方面的計劃生育證明、婚姻證明等等。
辦事處同時還幫助他們成批招收四川勞務工,解決四川人就業問題。四川在深的勞務工有幾百萬人,遇到的問題很多,很具體。如進入特區沒有邊防證,婚姻方面的證件,工傷、勞保、勞資糾紛等等,需要及時解決,使他們能安心務工,為四川家鄉創造更多的收入。據統計,每年勞務人員為家鄉創造幾千萬到幾億的收入。這些勞務工在深圳學到很多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技術、生產營銷經驗等,帶回家鄉創業,這是一條極為重要經驗。
。ㄎ澹╅_辦改革開放學習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改革開放初期,舉辦學習班是好方法,宣傳思想解放、放開手腳發展經濟、可復制、可移植,是立竿見影的很好手段和有效辦法。思想先行、觀念先行,輿論先導,打開幾十年的封閉意識,舉辦學習班是很好的辦法。當時四川省委書記謝世杰非常支持,要求我們從辦農業學習班開始,有省農業廳領導、地市州分管農業的領導參加,由深圳市分管農業的領導、體改委的領導講話介紹農業改革開放的情況,聘請香港的種子專家肖先生、臺灣的陳先生來深授課,同時,邀請農業部駐深機構領導介紹國外先進農業的情況,并組織學員現場參觀先進農作物在深圳種植情況。我們邀請臺灣的種苗專家陳先生,專程到樂山、自貢、綿陽去考察種苗種植情況,并引進臺灣蔬菜、瓜果品種,交流洽談或與種植戶簽訂合同。他在樂山考察調研期間,樂山市專門召開了農業干部大會,請他介紹臺灣的蔬菜瓜果種植方法和技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們從1985年下半年開始舉辦學習班,有計劃有組織地分期辦班,每期15-20人,參加學習的有黨政機關、工業、農業、商貿、經濟管理部門的領導,上至省廳局長和地市領導,下至基層、企業單位的負責人。學習班系統地介紹了經濟特區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采取授課和現場參觀的方法。主講人中分兩個層次:一是請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或秘書長、政研室主任、體改委主任等,從政策上系統地介紹經濟特區發展、經濟體制改革的做法、經驗;另一層次,請工業、農業、商貿、經濟管理部門的領導授課,了解深圳各行業發展的具體的實施過程、經驗與體會及存在的問題。在組織參觀時,我們選取了深圳市辦得優秀的中外企業、蛇口工業區、大亞灣核電站、漁民村、各省和四川省辦得好的內聯和出口企業,如深蓉塑料公司、錦和興絲綢公司、西南電子公司等等,并組織到“一國兩制”中英街區參觀。同時組織有關企業進行商貿、投資洽談。通過學習,提高改革開放認識,開闊了視野,轉變了觀念,增強了商品意識、市場經濟觀念,學到了深化改革的方針政策及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新理念,并達成了一批協作項目和商品銷售意向或協議。
。1988年以后,我在辦事處時還完成了三件較大的事:
第一件事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編輯的《中國西部地區開發指南》一書正式出版,內容含四川、云南、貴州、陜西、寧夏、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和重慶十個省市,包括自然、經濟和社會,作了全面系統的簡要(簡明扼要)介紹,圖文并茂;介紹了國家的對外資、外匯、外貿的管理法規,開發的項目和享有的優惠的投資環境。我在該書的發行會上進行了發言,重點介紹和宣傳了我省的情況(重點是水利資源、歷史文化古跡和農業大省和國寶大熊貓),如歷史文化、河流、氣候,地上、地下的資源、糧食、絲綢的情況,還有藥材、畜牧業、豬牛羊,水利資源,對四川將成為“西電東送”的中心,四川交通(天上的、地上的和水上的)都有待開發,做了一次大的輿論宣傳。參加該書發行發布會,有各省、市有關部門領導、學者、企業家、政府官員和國外人士,會上,分發了有關我省對外招商引資的文件資料。
第二件事:為了增強我省在沿海地區的影響力,拓展海外的知名度,促進我省經濟的發展,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1992年我們在四川大廈主樓大廳舉辦“深圳四川省名優特新產品的展銷會”,張愛萍將軍還為展銷會提詞“祝賀四川名優新特產展銷會舉辦成功”。展銷會把四川機械、食品、飲料、醫藥、紡織、服裝、化工、建材、電子和農副產品進行了展示,歷時兩年,有100多家企業參展,展銷面積占了四川大廈主樓一層面積的三分之二,通過本次展銷會,把四川的名優新特產品推向了更大的市場。
第三件事:省政府委托駐深圳辦事處籌備組建四川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此事我們抓得很緊,抽出時間,我親自跑廣東省政府各部門,辦理審批手續。在我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辦公地點設在廣州市流花路四川省外貿廳廣州辦事處辦公樓內,租借二樓作為駐廣州辦的辦公地址。組建完成后,轉交給朱昌榮同志開展工作,1994年又由賈江同志(由四川省委組織部調來的干部)主持工作。這就是現在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廣州辦的前身。
。ㄆ撸┧拇ㄊ∪嗣裾v深圳辦事處,自成立以來,是四川省政府在深圳特區設立的一個辦事機構,代表四川省政府的形象和窗口,主要職責是對省內人員的接待,采集信息,招商引資,對外開展經濟技術合作。
歷時25年來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圍繞支持企業走出去,服務在深工作的企業和鄉親,促進川深港的經濟合作這一工作方針,充分利用深圳毗鄰香港地區的經濟優勢,突出做好招商引資、信息收集,做好四川人員來深圳和在深圳的川籍人士及務工人員的接待服務工作,加強四川在深圳企業的組織協調,為兩地的經濟合作、科技人才交流牽線搭橋,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推動和促進了兩地經濟的發展。
。ò耍╆P于四川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的行政關系和黨的組織關系問題。
辦事處是省政府批準的駐省外機構,委托省協作辦歸口代管,省財政直接劃拔行政經費。早期辦事處有一個支部,隸屬深圳市委組織部直屬處歸口管理。后來,因企業增多,外駐機構人員增多,為了規范黨群口關系,深圳市委專門設立一個工作委員會(駐深工委)進行黨員組織關系管理。在工委成立前,針對在深圳的四川企業,我們成立了一個臨時黨委,后來工委成立后,臨時黨委撤銷,黨員組織關系直接歸口市委工委管理。
二、關于深圳四川大廈的建設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深圳市政府從戰略高度上考慮,為吸引內地資金,特別為一些省、市、自治區劃出一塊土地,建立各省駐深聯絡基地。
四川省原計劃在省駐深圳外貿倉庫原址建設一棟8層高的“四川大廈”,當時的省委省政府領導看準了特區改革開放窗口的巨大作用,下了決心要搞四川大廈建設。省領導也一再強調建設四川大廈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時,恰逢時任四川省委書記楊汝岱、省長蔣民寬親自率20多位各廳局長及各市地領導來特區參觀學習,于是拍板定奪了“四川大廈”高樓的建造,并提出了修建“四川大廈”要有特區氣派的思想。
后來,省里在成都召集四川省有關委、辦、廳、局、公司和地市州50多名負責人參加的集資籌建深圳四川大廈座談會,最終確定了大廈總樓層、總建筑面積和總投資規模。省政府統籌70多家各級單位企業通力協作,采取單位集資和項目貸款的方式,實現風險和責任分攤。
。ㄒ唬┐髲B的建設
四川大廈位于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路2001號,由25層主樓(31500㎡)和南北兩棟副樓組成,建筑總面積為4.5萬平方米,實際總投資5400萬元。大廈的建筑設計由西南建筑設計院負責,施工建設由華西集團公司負責。四川大廈于1984年1月開工建設,于1989年1月建成交付使用。目前,每年約500-800萬稅后利潤上交省財政。大廈現有職工約40人,功能有辦公、商住、餐飲及酒店服務,已全部啟動。經營方式也由開始租賃經營逐漸轉為自主經營為主,滿負荷運作,窗口、服務、效益得到充分體現,成為一家大型省屬外駐企業。
駐深圳辦事處在建設大廈中的任務是:負責組織、管理、監督、協調,并協助上級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保證工程質量、按設計要求如期完成。整個工程建設由辦事處負責管理,具體工作由四川大廈建設辦公室組織實施。
深圳四川大廈建筑原設計主樓為35層,配北南副樓高5層。主副大樓外觀轉角處分別由四根大圓柱擁抱著主體,象征四條大河匯入長江奔流不息,永遠向前不回頭。從空中俯瞰主樓像個“四”字,在水平方向百米之外遠眺,三柱直指藍天又像個“川”字?偟膩碚f,大樓外觀設計具有鮮明四川特點和含義。大樓建成后,在當時成為深圳經濟特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四川大廈的建設有著一段曲折的過程,設計預算總投資7000-8000萬元,建筑工期為五年。1984年元月開工打樁,開工不久卻停建了半年。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省政府和各地市州的財政遇上了困難,一下要在深圳建造一個幾十層的大廈拿不出這么多錢來;加之,省人大對建設四川大廈的認識不一致,出現了建與不建兩種觀點,影響了投資人的信心,集資工作出現了很大困難。大樓因此由35層減到25層。雖樓層降至25層,但大樓的基礎無法修改,仍然是原大樓設計的35層樓的基礎,大樓的轉換層仍設在15層不變,只是將15層以上到35層進行了壓縮,去掉了十層,整體調整為25層。
25層修建中,資金仍存在較大缺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北副樓賣給了工行深圳分行360㎡(1490元/㎡,)并獲得了500萬元貸款,解決了1000萬建設資金;同時又把第10層、11層賣給了承建該公程的華西三公司(即中國華西建設集團的三公司)以抵扣工程款300萬元。當四川大廈建成投資盈利后,把第11層買了回來,共支付給承建商300多萬元。深圳四川大廈從1989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后,直到1996年還清所有內外債務。
。ǘ┐髲B建設和使用的相關問題
四川大廈從建設開始到建成,問題不斷,爭議不斷,這與當時的形勢和人的思想認識有很大關系。
1.認識問題
對深圳四川大廈認識問題,是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最大障礙。為此,省人大召集相關會議,討論建與不建的問題,討論時爭議極為激烈,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比較積極的開放的意識,主張想方設法貸款、集資或者找投資方,如四川地市、各廳局、有能力的企事業參與,集資解決資金缺口;另一種反對建設四川大廈意見,認為有資金應該立足本省建設,不應投向外省,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保守意識、墨守成規的觀念。據我們了解,六十年代,湖南省、湖北省就在深圳羅湖春風路、寶安路建有規模很大的基地,兩省外貿公司用作供香港的生鮮商品,如雞鴨、生豬、牛的轉運場,到了改革開放后,湖南省、湖北省政府就建了一大批賓館、酒店、住宅樓的外駐企業。我省也有外貿倉庫基地,即現在的深圳四川大廈所在地。
2.因為大廈樓層的改動,帶來了一系列的其它問題的出現,如:25層頂層只能作為參觀走廊,因為收縮,電梯、動力系統、水電氣管道占用了大量的面積,無法使用。后來,因工作人員沒有辦公地點,經過裝修,將部分面積改成管理人員辦公地。
3.因資金缺口問題,沒有員工宿舍和配套設施。原定在四川大廈對面的園嶺住宅區,預購一棟7層三個單元商品房作為四川大廈配套建筑,后來也被砍掉了。
4.深圳市供電局因建上步片區變電站,要求四川大廈劃出300平方米無償建筑,作為開關站。在當時情況下,只好無償讓出,直到現在仍然無法改變,造成的后果是地下停車場被占用。
5.配套的地下停車場被占用,造成各種車輛只好停放路邊。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經協商同意,后來把近1000平方米(地面上)綠化地改造為停車場。
6.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深圳市負責基建的副市長召開電信和施工單位會議,議題是四川大廈大樓高度影響了蛇口發出的無線電信號,羅湖站無法接收,爭論很激烈,對方提出兩種解決方案,一是降低大廈的高度,要求深圳四川大廈降低樓層(高度二十層),以便信號的傳輸;二是主樓遷移,另選地點,解決信號傳輸問題。經反復爭論協商,最后形成統一的意見,不遷移大廈主樓,也不降低樓層高度,由電信部門自行解決無線電信號傳輸問題。
。ㄈ┱匋c個人認識
長期以來,四川的進出口岸是依托上海,改革開放后開始多元化,深圳是一個很重要的口岸。四川大廈建成,從此,一個國營企業誕生了,四川對外的窗口誕生了,新的氣象出現了。四川大廈的作用:一方面,服務和接待了我省赴廣深、港澳和出國途經此地的人員,為他們提供食宿、購物、中轉人員的方便。另一方面,又是四川對外的窗口,外省人員、國外經深圳的外國朋友,都知道有四個大圓柱的四川大廈。特別是廣深、港澳臺人員在四川大廈吃川菜(麻辣燙、水煮魚、酸菜魚、水煮肉片、東坡腿子、回鍋肉等),吃到了川菜,聽到了川音,交流了鄉情。這是一種文化,得到了省內外和港澳地區人們的認可。另一個是深圳四川務工人員特別多,大廈為這些務工人員提供吃、住、行及文化交流服務場所。
深圳四川大廈有限公司是四川對外的重要窗口,也是省政府駐外的一個大型企業,省委、省政府都很重視。據我了解,我省外貿一直把廣州、深圳與香港澳門作為一個重要口岸,因為香港出口物資主要是依靠深圳口岸,包括出口的豬牛、雞鴨魚,均以深圳為口岸,當時進出口額,我省和湖南省分別列全國二三名,后來被廣西、湖北超越了。
目前,國家實行十四五規劃,深圳又是第二次改革開放的試點地區、排頭兵,在新形勢下,出現許多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新政策,如何更好地發揮深圳改革開放窗口和出口(四川大廈)的帶動作用,更好地為我省經濟工作服務,人們思想意識的開放、經濟體制上的改革,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ㄕ砣藛挝唬褐泄菜拇ㄊ∥h史研究室)
參考文獻
、僭m:1985年初,調入四川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時任辦事處主任,直至退休。在深圳工作的十多年里,參與了四川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從組建到全面展開工作的全過程,參與了深圳四川大廈的建設,是一名組織者、建設者,更是見證者。2010年8月,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時,榮獲深圳市委頒發的紀念章和證書。2014年榮獲廣東省委頒發的入黨50年紀念章和證書。